法律资讯>正文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树立包括几个方面?

2016-06-14

  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助于他们依凭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更好地履行法律义务,并对法制的健全、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树立包括几个方面?


  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的法律动机(法律要求),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法律感),对法、法律制度了解、掌握、运用的程度(法律知识),以及对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等。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未成年儿童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免费咨询法律服务平台,您可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树立包括几个方面”方面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您可以通过找律师,获得有偿解决关于“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树立包括几个方面”方面的法律纠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