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正文

什么是投毒罪?

2016-06-15

  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2004年4月改名为投放危险物质罪。

  什么是投毒罪?


   2001年12月29日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三)》和2002年3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将投毒罪修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取消了投毒罪罪名。投放危险物质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禁止性管理秩序及社会 公众的人身安全及公私财产安全。


  投毒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投毒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客观要件


  投毒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里的“投毒”是指向公共饮用、食用的水源、食品或者牲畜、禽类的饮水池、饮料等投放能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毒物的行为。不论投毒行为的具体方式怎样,也不论使用何种毒物,只要投毒行为已经威胁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就可以构成本罪。


  3、主体要件


  投毒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


  投毒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免费咨询法律服务平台,您可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什么是投毒罪”方面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您可以通过找律师,获得有偿解决关于“什么是投毒罪”方面的法律纠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