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近年来,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交易方式与类型也不断创新,权利义务关系更趋复杂,司法实践中普遍反映的两年的权利行使时间较短,因此,此次草案予以适当延长,从两年的诉讼时效延长至三年。
从民法总则草案出炉聊起,最新民事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纠纷资讯回放:
今日起,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一次会议,随着立法进程进入下半年,年内最重要的几项立法计划也逐步推向了前台:法学界最为关注的民法总则将第一次与公众见面;野生动物保护法进入第三次审议;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内扮演重头角色的网络安全法时隔一年后进入二审;红十字会法在颁布后的第23年,终于迎来第一次大修。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纠纷法律咨询:
诉讼时效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诉讼时效是为了避免权利人“躺在权利上睡觉”、督促其行使权利而设计的制度,一旦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期间届满后,权利则不受法律保护。
多数人对诉讼时效的概念已经比较熟悉了:如果时效期间内不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提起诉讼,期满后即使起诉,法院也不会再认可。目前的民事诉讼时效是两年,草案说明中提出,从实践来看这个期间过于短了,不利于权利人的行权,因此延长至三年。
此外,还有一部分诉讼是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案件,登记的物权人请求返还财产,请求支付赡养费、抚养费或者扶养等等,这些法定情形即使超过两年,一样可以提起诉讼。但除开法定情形外,相关人不可以自行约定缩短或者延长诉讼时效。
除此以外,民法总则对法人资格、类型、非法人组织的定义、代理制度、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除斥期间等内容,均重新加以规定。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你可免费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最新民事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方面的法律咨询免费服务,也可专业律师寻求关于“最新民事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方面的法律纠纷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