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正文

公司逼孕妇离职被声讨,用人单位辞退孕妇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2016-07-27

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如果要求孕妇自行支付社保费用、提前签订离职协议,则该公司行为涉嫌侵权。怀孕期间的社保费用,单位应依法承担,让孕妇自己承担是违法的。此外,产假期间工资也应继续发放。

公司逼孕妇离职被声讨,用人单位辞退孕妇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辞退孕妇法律责任纠纷资讯回放:


据了解,该孕妇于2015年3月开始,便一直在成都市成华区西林路上班,同年5月4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并在12月28日发现自己怀孕了。2016年7月18日晚,公司突然传下讯息让她去金堂上班,这一下子让原本离家只有15分钟的880米路程变成了足足需要三个小时的37公里路程。


该孕妇后来再去西林路的公司上班时,便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在公司打卡,并且公司人员不让她进入办公室。无奈之下,这名孕妇只能坐在前台沙发上办公,拍照证明自己在公司上班。


公司逼孕妇离职强行调离并删除指纹打卡


当记者前去调查时,该公司竟声称孕妇不是自己公司的员工,并在警察到达之后再次改口,称全公司都要搬到金堂去,只是让孕妇先去适应。最终,孕妇家人无奈与公司达成了协议:现在孕妇家人自己出钱、公司代缴社保到孕妇休完产假,此外没有工资。公司答应报生育津贴和生育保险时给盖章,孕妇家人自己去报保险,并且要求孕妇提前打好离职报告,休完产假就离职。


辞退孕妇法律责任纠纷法律咨询:


除了孕期,哺乳期妇女也受到相关法律保护,不能任意开除,让孕妇休完产假、还在哺乳期内就辞职,这也是违法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相应赔偿。


孕妇作为企业员工,平常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出贡献。国家法律、法规无不对孕妇权益进行保护,孕期、产期、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属于无效行为。孕妇一旦遭遇这类违法行为,可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用人单位不加整改,不给孕妇提供合适、合理的岗位,将面临行政处罚。


孕妇、产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根本不用理会用人单位的违法解聘行为。待哺育期结束、自身方便时,再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晚。这官司只要打,用人单位肯定输。当然,在怀孕期间,孕妇最好主动去单位上班以保留证据,比如自己去上班,单位不让上就可报警来保留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按照《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你可免费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用人单位辞退孕妇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方面的法律咨询免费服务,也可通过找律师寻求关于“用人单位辞退孕妇的法律责任有哪些”方面的法律纠纷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