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正文

劳动工作中的基础法律知识

2016-09-21

  劳动者的权益虽然有相应的法律保护,甚至是可以采取仲裁或诉讼的途径,但是当权益一旦被侵害,对于劳动者来说,必定是一件伤神伤财的事情,那么如何能预防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在日常的工作中,劳动者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法律知识是什么?


  一、关于劳动合同


  问:哪些合同需要慎重签订


  答:1、口头合同(没有签署书面合同文件,届时劳动者举证较困难)


  2、简单合同(条文没有细节约束)


  3、抵押合同(要求缴纳证件或财务)


  4、生死合同(含有‘工伤概不负责’等字眼)


  5、暗箱合同(不向求职者讲明合同内容)


  6、卖身合同(要求几年内求职者不可跳槽至同行业公司工作)


  7、霸王合同(合同只从单位角度出发,求职者处于被动地位)


  二、关于工资


  问:工资条上的扣款是怎么扣的


  答:1、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2、医疗保险:单位9%+1%,个人2%+3元(各地略有不同)


  3、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


  4、住房公积金:单位和职工各缴一半,比例一般为月工资的8%-12%(各地略有不同)


  5、工伤保险:0.5%或1%或2%,用人单位承担,个人无需支付,工资条上不体现


  6、生育保险:单位缴0.8%,用人单位承担,个人无需支付,工资条上不体现


  7、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存部分-30%交通补贴-20%通讯补贴-起征点。


  三、关于试用期


  1.、问:工资、福利如何计算


  答: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即使是试用期,用人单位也有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


  2、问:劳动合同能随便解除吗?


  答: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


  按照约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3、问:试用期限有多长


  答:试用期有上限,没下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合同法》规定: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四、关于工作时间


  1、问:正常的工作时间是多少


  答: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2、问:工作时间超过多久算加班


  答: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即加班,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五、关于加班工资


  1、问:加班工资如何支付


  答:平时加班: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休息日加班: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法定休假日加班: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年休假加班:须经职工本人同意,如加班,应按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2、问: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


  答:平日延时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8×小时数×15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200%;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基数÷21.75×天数×300%


  六、关于年假


  1、问:年假有多少天


  答: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职工新进入用人单位,当年年休假,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体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体计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2、问:年假工资如何计算


  答: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