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解决公路管理体制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平衡好各方利益,积极将收费公路改革不断向深水区推进。
收费公路改革2017年底前完成,会降价吗?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明确时间表体现出官方推进收费公路改革的决心,但现在收费公路改革面临着“两难”抉择:如果停止或减少收费,债务怎么还?如果继续收费,物流成本又很高,企业诉求怎么满足?怎样解决“两难”困境,需要官方作出科学决策。
收费公路收支缺口超3千亿元
当前,中国的收费公路总体上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交通运输部近日公布的《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收支缺口为3187.3亿元,与2014年相比扩大了1616.2亿元,增幅102.9%。同时,债务规模也在扩大,与2014年相比,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净增6042.3亿元,增长15.7%。
一边是收费公路亏损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一边是企业对于降低物流成本的渴求,还有民众对于“钱去哪了”的疑惑和不解,多重压力和诉求下,未来收费公路改革将走向何方?不少人认为,应该取消收费政策,这又是否可行?
在专家看来,取消收费公路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政府收费公路中的高速公路实行统借统还,不再规定具体的收费期限,而是以实际偿债期为准,确定收费期限。特许经营高速公路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高速公路可以约定超过30年;偿债期、经营期结束后,实行养护管理收费。
这意味着高速公路可能将长期收费。对于高速路长期收费的合理性,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王太在去年7月2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曾指出,通过对高速公路的功能、特点和资金保障进行的充分调查、研究、论证后认为,高速公路按照“用路者付费”的原则,实行长期收费是合理的。
通行费标准强调“科学合理”
《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提出,科学合理确定车辆通行费标准。如果未来高速公路实施长期收费,通行费收费标准如何设定,是民众关心的一大焦点问题。有意见认为,基于降低物流成本等考虑,延长收费期限后的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应该大幅低于现在的标准。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提高了收费公路设置门槛,并对收费标准做了明确的规定。其中,政府收费公路偿债期的收费标准,应当根据债务规模、利率水平、养护运营管理成本、当地物价水平、偿债期限以及交通流量等因素计算确定。此外,“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收费标准,应当低于偿债期和经营期的收费标准”。
赵坚认为,通行费标准应该坚持“用路者付费”的原则,主要参考建设和维护成本,最重要的是,各地通行费标准的调整必须要做到公开透明、科学合理。
“如果收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的成本很高,可能通行费标准就要高一些,但这又与降低物流成本相矛盾。”赵坚建议,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规划,避免盲目建设收费高速公路,而应多修公益性的二级公路、三级公路。
降费利在经济民生
谈及公路收费减免,网民反应强烈。网民“海纳百川42979281”称,公路收费应适当降价,高速上车多了,效益自然就上去了。现在中西部高速公路上车辆稀少,原因就是过路费太高。
网民指出,削减公路收费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改善消费环境,进而带动零售、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由于公路收费多、标准高、运输成本大,许多农产品经营者不愿在旺季调运,导致农产品流通受限。如果公路收费少一些、标准低一些、物流成本低一些,蔬菜的流通范围就会更广,损失也会少得多,城市居民的生活负担也就会大大降低。”网民“谭浩俊”说。网民“井桥夕”表示,公路收费的减免与出行的增多,必然能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疲软的乘用车行业也是一剂强心针。
制度沉疴待解
网民认为,交通部此番表态体现了收费公路改革继续朝法治化、公开化推进。不过,目前公路管理体制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仍有待解决。
有网民呼吁,收费年限到期后继续收费,政府还贷公路“变性”为经营性公路,巨额公路收费去向不透明等问题久遭诟病,应就这些方面对收费公路政策进行合理调整。
网民“冯海宁”表示,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对还贷公路收费年限有明确规定,但很多地方政府却不遵守,而是以“统贷统还”为借口继续收费。应该改革公路投资体制,明确政府投资责任,破除“统贷统还”。同时,必须通过改革,约束公路“变性”,制约审批环节。
还有网民指出,尽管公路收费收支情况定期公开,但支出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公开性值得追问。所谓的各种成本,未详细公布接受社会检验,难免带有水分,有可压缩的空间。对于可能存在的浪费和腐败问题,建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织专业队伍进行全面审计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