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巴西龟素有“生态杀手”之称,因为大量掠夺同类生存资源被列为世界最危险入侵物种之一。最新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也规定禁止随意放生,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违者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放生500只巴西龟,违规放生如何处罚?
●违规放生法律责任纠纷资讯回放:
今天上午,有疑似为北大学学生的楼主在“北大未名BBS”爆料称:在北京大学西门附近塞克勒博物馆三岔口处,看到五名30多岁的妇女和一名司机大叔,从一辆蓝黑色面包车上将一箱箱用编织袋装好的巴西龟运下,巴西龟“比较大的有成年男子两个手掌大”,粗略估计约有500只之多。震惊之余,她和同学询问对方身份及巴西龟用途身份,对方却闭口不答,并向未名湖走去。学生们质疑对方有违规放生迹象,就给学校保卫部打了电话。
随后,6名男女来到未名湖翻尾石鱼对岸,打开笼子准备放生,遭到学生和大爷大妈围堵制止。面对保卫部工作人员询问,对方回应“去年就来放生了,今年继续来”,并强调“只是来修行。”
对此,爆料人质疑“放生车辆是如何进入管理严格的北大校园?该放生活动是谁策划?对违规放生又该如何处罚?”。
爆料人还透露,逼问下,放生者曾互相接头低语说“快联系哪个学院老师”,后来改口称“只是闲散的社会休闲居士”,质疑有北大老师参与。
帖子发出后,网友纷纷跟帖评论,谴责放生者违规放生行为破坏生态平衡,要求对北大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对此,中国青年网记者联系北京大学保卫部求证,保卫部工作人员表示“确有此事”,“没有巴西龟被放生”,相关处置通报已发至网络。
处置通报显示:事件主持者为“六名女子”,自称“居士”,确实想在未名湖放生巴西龟,巴西龟数量约“五百只”,为购买而来。被制止教育后,她们表示接受批评,将所有巴西龟装车后离开北大。
●违规放生法律责任纠纷案例分析:
对于违反这一规定,不符合放生行为规定的单位(团体)或者个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与工商、环保、水利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因此,放生行为需要科学的指导,自认为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却在无意中破坏了当地的物种,这样往往得不偿失。
就我国目前的法律来看,法律已经明确规定,误捕的野生动物要立刻放生,买卖野生动物都属违法,对生态环境可能构成威胁和破坏的放生也有禁令,但配套的具体处罚措施仍显不足。对于违规放生所造成的事实损失,目前尚无法律依据来明确追责,这也是此次北京狐狸放生事件中所暴露出的一大问题。此外,在放生的批准主体、批准程序和范围方面还存在盲区,亟须尽快填补,遏制并打击商业违规放生的泛滥。个人加强认识,制度加强约束,合理引导放生行为,放生才能最终回归其本意。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你可免费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违规放生如何处罚”方面的法律咨询免费服务,也可通过找律师寻求关于“违规放生如何处罚”方面的法律纠纷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