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名誉权侵权是人格侵权纠纷中最为常见的,最为典型的就是关于一些娱乐八卦公司对于明星的一些实时报道。
张靓颖状告杂志,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纠纷资讯回放:
张靓颖诉称,2015年2月5日,北京某杂志在其官方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均发表了《我们为什么要嫌弃张靓颖》一文,作者署名为张某。该文中有“天娱搞黑幕找她谈,签约便许她一个名次,而她反间谍对谈话现场录了音,说你们要不让我进前三我就向媒体曝光”“时装编辑掩面长叹,十年过去了,怎么还那么土啊”“甚至有线人汇报,她是小三,现男友是大款”等言论。
张靓颖认为,该篇文章纯属虚构且捏造事实,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且被网络媒体广泛转载,这给自己的名誉带来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贬损了自己的公众形象和人格,应承担侵权责任。
该次庭审之前,张靓颖曾将该文作者及该杂志所属的主管报社诉至法院。法院受理该案后,传唤了主管该杂志的报社。报社认为,其不应是适格被告,因为杂志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另外,因审理认为作者张某发文属职务行为,故法院审理并驳回了张靓颖对报社及张某两个被告的起诉,并将发文杂志追加进来做被告。
●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纠纷案例分析:
一、精神损害赔偿
名誉侵权通常很难直接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但会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人云亦云,网络传播速度极快的年代,诽谤造成的影响无法预计。
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对于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
根据我国现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法人名誉权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抚慰金赔偿。
二、财产损害赔偿
名誉权是人身权利,一般不会有财产利益,但名誉权会直接影响权利人的财产获得,因此名誉受损也会造成财产损失。如公民因遭受名誉的毁损而丧失某种工作的机会,法人因名誉毁损而遭受财产的重大损失。
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丧失,只要是侵害名誉权所引起的后果,侵权人就应当全部赔偿。并且受害人的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和支出,也属于财产损害的范围。
三、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101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任何人不得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你可免费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标准是什么”方面的法律咨询免费服务,也可通过找律师寻求关于“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标准是什么”方面的法律纠纷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