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正文

结婚登记:结婚流程详解

2016-11-02

  本文主要讲解结婚的定义,结婚法定程序结,婚登记机关,结婚登记程序,结婚登记所需征件,结婚注册登记,结婚登记注意事项等内容。


  一,结婚定义:


  在一些国家中是成立合法婚姻关系的法定程序。在中国,符合法定结婚条件的男女,只有在办理结婚登记以后,其婚姻关系才具结婚证有法律效力,受到国家的承认和保护。


  结婚程序,又称结婚的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规定的缔结婚姻所必经的方式。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婚姻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结婚登记是国家对婚姻关系的建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制度。登记制度,可以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原则的贯彻实施,保证婚姻当事人及其子女的身体健康,避免违法婚姻,预防婚姻家庭纠纷的发生。


  二,结婚法定程序


  1、结婚是要式行为,取得结婚证时,才确立夫妻关系。


  2、结婚行为具有人身性,当事人应亲自办理,不适用代理。


  3、复婚的,也应进行登记,否则不产生夫妻关系。


  4、其中“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的规定,一定程度上恢复承认了事实婚姻,即两个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符合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双方当事人应补办登记,领取结婚证。这一规定从积极角度重申了办理结婚登记的必要性,那些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举行了结婚仪式或已经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的男女,应尽早补办登记,以使自己的婚姻行为合法化。


  三,结婚登记机关


  1、婚姻登记机关的管辖范围是:


  1)根据国务院《婚姻登记条例》的规定,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婚姻登记管理工作;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婚姻登记管理工作;


  3)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城市是街道办事处或者市辖区、不设区的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


  4)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2、婚姻登记机关的职责是:


  1)办理婚姻登记;


  2)出具婚姻关系证明;


  3)依法处理违法的婚姻行为;


  4)宣传婚姻法律,倡导文明婚俗。.


  四,结婚登记所需证件


  关于结婚登记,中国《婚姻登记条例》具体规定,登记时,男女双方须持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户籍证明及所在单位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本人出生年月和婚姻状况的证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离过婚的申请再婚时,还应持离婚证件。


  五,结婚登记程序


  结婚登记大致可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


  (一)申请


  1、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


  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时,应当持下列证件和证明:(1)户口(2)居民身份证;


  离过婚的,还应当持离婚证。离婚的当事人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


  2、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包括常驻我国和临时来华的外国人、外籍华人、定居我国的外国侨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


  男女双方当事人必须共同到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申请登记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人须分别持有下列证件:


  1)、中国公民须持有:


  1)本人户籍证明;


  2)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或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申请与何人结婚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