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正文

防双11推迟发工资,公司迟发工资是否违法?

2016-11-05

  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公司推迟发放工资,肯定不符合劳动合同的约定。但如果要求赔偿一般不会得到仲裁委的支持,可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防双11推迟发工资,公司迟发工资是否违法?


  ●迟发工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纠纷资讯回放:


  这家餐饮公司位于渝北区渝铁西苑的写字楼上。今日关注最近公司门口贴出了一则通知特别有意思,通知上写到: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即将来临,为保障员工不被剁手,引导员工节约用钱,避免额外支出导致家庭不和谐、小面积破产的现象,公司管理层决定将本月10日发工资的日期延迟到12月底发放。在通知旁边的另一张纸上,还写着“告别‘双十一’,不当剁手族”的口号。


  只有31岁的公司总经理说,公司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自己曾经也是“剁手族”,有前车之鉴。他回忆说,去年“双十一”期间,他网购了近2万元的商品,其中还有一台8000多元的电脑。这台电脑摆在家里,开机次数还不到十次。他说,公司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5岁,没有多少积蓄,他现在已经发现有员工往购物车里放商品,他担心万一10号发了工资,11号就“剁手”花光了,接下来员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如果员工情绪不好,对工作一定会造成负面影响,公司的业绩就会下滑。


  该公司一位员工告诉记者,这段时间,的确有不少员工开始在网上寻找心仪的商品,等着“双十一”那天血拼。而公司推迟发放工资的通知,确实给一些员工泼了一盆冷水,员工认为,公司和员工是雇佣关系,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虽然双十一上网购物可能会疯狂一些,但不至于影响到基本的生活,也不会影响工作。公司没有权力用推迟发放工资的方式剥夺员工的消费权。不过,也有员工认为此举能够避免很多冲动型消费。这位员工说:“双十一买的东西很多都是用一两次就放到角落里,如果没钱去买,自然也节约下来了。”


  ●迟发工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纠纷案例分析:


  根据《我国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


  我国的一些企业确实存在工资支付周期相对比较宽泛,自主权过大,甚至在第二个月月底才发放上个月工资的情况。这相当于企业手里压了员工2个月的工资,一旦发生欠薪,会给劳动者造成较大的损失。明确规定“发工资不得迟于次月10号”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然而,要让好的规定真正发挥效力,还需要更加细化的配套措施。比如说,既然讲明“发工资不得迟于次月10号”,那违反此规定的企业受罚就是理所应当的。但企业违规行为很多时候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些企业是因为资金周转问题没能按时发薪,而有些企业则是有意拖延;有的企业一年12个月中只有一个月没按时发薪,有些企业迟发薪水是家常便饭……如何界定企业的违规行为程度和是否属于主观上的故意,还需要有更加详细的举措。另外,对于此类问题,有关部门一般都是先接到劳动者的投诉,再去进行调查。而在劳资纠纷中,劳动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对于资方的违法违规行为,总是能忍即忍,百般退让。即便发生了工资迟发这样的“小事”,相信也很少有劳动者会去追究。因此,若要让这项规定真正“硬”起来,还需有关部门改变被动执法的局面,强化对企业的监督。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你可免费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公司迟发工资是否违法”方面的法律咨询免费服务,也可通过找律师寻求关于“公司迟发工资是否违法”方面的法律纠纷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