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正文

酒后坠亡告酒友,共同饮酒人需要承担哪些义务?

2016-10-18

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聚会畅饮之时,不仅要保证自身安全,还要注意酒友的安全,千万不能因强行劝酒等陋习引发害人又害己的事情。

酒后坠亡告酒友,共同饮酒人需要承担哪些义务?


共同饮酒人法律责任纠纷资讯回放:


据于某的父母、妻子、儿子共同起诉称,2015年12月4日中午,于某受李某之邀到顺义南法信地区一饭店喝酒,同席的还有陈某。三人在喝完酒后去


了李某的单位宿舍,李某和陈某将于某独自一人留在宿舍后,二人离开。


当日凌晨4时许,于某从三楼厕所坠亡。于某家属认为两人没有尽到劝阻义务,因此起诉到法院,请求判令二被告连带赔偿各项费用共计90万余元。


但李某和陈某辩称,他们不应该承担责任。


经过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意见,李某给付原告补偿款5万元,陈某给付原告补偿款3万元。


共同饮酒人法律责任纠纷案例分析:


共同饮酒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我国法律并无直接的规定。但根据相关的民法原则,以下三种情形,共同饮酒人须承担民事责任。


一、故意灌酒


预设圈套恶意或者强行灌酒,用话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不依不饶,或者明知对方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其喝酒以及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导致对方受到人身伤害的行为。灌酒者明知过量饮酒会对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仍然实施这种行为,主观有过错。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和第一百三十一条“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的过错归责原则,灌酒者应当承担主要的民事赔偿责任。


二、未履行劝阻义务或者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明知共饮者患有不宜饮酒的疾患,或是共饮者正要或将要从事不宜酒后从事的工作如高空作业、开车等,却不履行劝阻义务的;或者共饮者发现有酒友出现不良反应如出现身体疼痛、神志不清、行为失控迹象等现象,却没有履行由于先前的共同饮酒行为产生的及时通知、照顾、救助义务,导致酒友人身损害后果发生的,都可以认定共饮者的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一同饮酒者在主观上虽然没有过错,但审判实践中一般比照民法上的无过错归责原则处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二款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时,受害人有重大过失的,可以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责任。类似情况可以按适当比例由双方分担民事赔偿责任。


三、虽然没有任何过错,但根据公平责任,也要酌情予以补偿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如果只劝酒友少量饮酒,结果却诱发了对方疾病甚至死亡后果的发生,而劝酒者先前不知其病情,被劝酒者也认为少量饮酒不会发生危险,这种情况下,根据上述公平责任,可酌情判令劝酒者适当承担补偿责任。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你可免费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共同饮酒人需要承担哪些义务”方面的法律咨询免费服务,也可通过找律师寻求关于“共同饮酒人需要承担哪些义务”方面的法律纠纷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