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资讯>正文

随地便溺装病拒捕,不文明旅游行为怎么处罚?

2016-11-02

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在旅游活动中,经常有旅游者不顾及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无视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而引发冲突和对立,甚至有单个旅行者在名胜古迹、文物上描写、涂污。为此,新《旅行法》规矩旅行者应当恪守旅行文明行动规范。关于描写、涂污或许以其他方法成心损坏国家保

随地便溺装病拒捕,不文明旅游行为怎么处罚?


不文明旅游行为法律责任纠纷资讯回放:


当地警方称,当时1名66岁中国男子和1名41岁中国男子在悉尼皇家植物园随地便溺。目前,2名男子因涉嫌袭警、拒捕已被当地警方逮捕并起诉。


据目击者介绍,2名男子在被拘捕后袭警当场被制服,还拿出“国内碰瓷那一套”装病,导致救护车也赶到现场。


不文明旅游行为法律责任纠纷案例分析:


新《旅行法》规矩旅行者应当恪守旅行文明行动规范。关于描写、涂污或许以其他方法成心损坏国家保护文物、名胜古迹的行动,可处正告或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省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下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视游客不文明行为情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


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工作,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央文明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三条县、地(市)、省级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的“游客不文明行为”采集报送等工作。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管理工作。


第四条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第五条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下列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的,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应当纳入旅游部门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一)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


(二)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三)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


(四)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


(五)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


(六)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视游客不文明行为情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


第七条省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下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


第八条“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应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通报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等部门通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第九条被记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认为将其纳入记录错误的,可以向做出记录的旅游主管部门提交异议申请,一般应由当事人本人提出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旅游主管部门自收到异议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异议申请人做出答复。旅游主管部门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予以纠正。


异议处理期间,不影响“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管理。


第十条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提供错误信息的,或篡改、损毁、非法使用“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你可免费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不文明旅游行为怎么处罚”方面的法律咨询免费服务,也可通过找律师寻求关于“不文明旅游行为怎么处罚”方面的法律纠纷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