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刑法修正案(九)》取消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后的新罪名,旨在进一步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银行行长泄露密码,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刑?
●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责任纠纷资讯回放:
四川绵阳的龚先生,经营有两家网吧和一个茶楼,2015年5月,因扩大经营需要,曾在银行贷款50万元,今年3月份提前还清了贷款。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此后他每天都接到大量贷款骚扰电话,尤其是贷款电话,对方甚至直接就称龚先生,并表示经查龚先生征信良好,可以向其提供贷款。
银行征信报告是一个非常私密的个人信用记录,里面包含有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家人信息、工作单位等;此外,主要记录了个人的信贷状况,比如有没有贷款、贷了多少、用途是什么、还款情况如何,名下有几张信用卡、额度多少、有没有逾期还款等。可以说知道了这些信息,也就基本知道了一个人的家底儿。
追上线警方确认泄露源头在银行
根据从犯罪嫌疑人邓海处查获的个人银行征信报告和个人账户余额、明细等电子证据,警方判断,信息泄露的源头只能是银行内部。那具体是从哪儿泄露出来的,又是怎样泄露的呢?
犯罪嫌疑人邓海交代,他贩卖的信息来自一个网名叫“海盗船长”的上家,警方很快将他在湖南娄底抓获,“海盗船长”真名胡雄。根据胡雄的交代,又将他的上家吴畅在湖北襄阳抓获,在吴畅的电脑和网络存储空间里警方提取到个人银行征信报告120余万份。
警方审讯得知,吴畅曾做过小额贷款公司营业部的负责人,因为工作中需要大量潜在客户的银行征信报告、甚至账户余额等信息,因此常常活跃在各个征信QQ群中,掌握了大量渠道信息。那信息泄露的源头具体在哪儿呢?吴畅交代,源头确实是在银行,因为要想查询这些个人银行信息,首先必须有能够查询银行征信的账户和密码。
根据吴畅的交代,当时是胡雄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查询银行征信报告的账号和密码,但只有账号和密码没有用,还必须有银行内部人通过银行专网才能查出受害人的征信报告来。
查账号泄露者竟是银行支行行长
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交代,警方敏锐地意识到,公民个人银行信息泄露的源头有两处,一个是能够查询银行征信报告的账号和密码,这个是谁泄露出来的?另一个是谁拿了这个账号和密码从银行内部把个人征信报告等信息拷贝出来贩卖的?
吴畅交代,为了从胡雄手里拿到这个能够查询银行征信报告的账号和密码,他给胡雄付了8万块钱。那这个账号和密码胡雄又是从哪儿弄来的呢?
警方循线追踪,最后查出,这个账号的真正所有人是夏镔。夏镔,湖南邵阳人,事发前曾任当地一家商业银行支行的行长。据夏镔交代,在2015年6月有一个叫赵海亮的朋友多次找他,让他帮忙查点东西,对方说得挺轻松的。
夏镔交代,他曾替人从赵海亮那儿借了15万元,后来这个人生意亏本跑路了,他已经还了赵海亮9万元,剩下的6万还没还完。但他解释,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出于朋友义气;另外他承认对泄露账号和密码这个事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以为这个账号给赵海亮查了后,他自己再把密码改过来就没事了,但做梦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的这么严重——密码给出的第二天就被更改了。
夏镔交代,密码被更改,意味着这个账号已经完全脱离了他的控制,但如果这时他敢于承担责任向银行领导上报此事的话,也可以把这个账号封掉,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办案民警介绍,通过夏镔泄露出去的这个账号,犯罪团伙实际查询了6万余份公民个人银行信用报告,并全都卖了出去。
●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罪法律责任纠纷案例分析:
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需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何把握情节严重,不能单纯唯数量论,即使涉案信息数量不大,但是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也可以构成本罪。如买卖公民信息数量较大的;利用出售、提供、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对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的,其中包括造成公民严重精神损害或者重大经济损失、严重扰乱公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这些都属于情节严重,都有可能被追究刑责。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
第一款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款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你可免费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刑”方面的法律咨询免费服务,也可通过找律师寻求关于“买卖公民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刑”方面的法律纠纷有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