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在医改工作中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系统,不可分割,好比三匹马拉车,必须同步前行才能相互借力并使得马车平稳,否则必然导致相互掣肘。
救命药全国告急引热议,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药价虚高纠纷资讯回放:
一、药品短缺非偶然
近年来时有发生。2003年“非典”时期,流通环节囤积导致了“非典”药品短缺以及哄抬价格的情况;2004年发生5%碳酸氢钠溶液生产质量出现问题、生产企业相继停产,导致5%碳酸氢钠的供应不足事件。
二、医院常用药和小品种药品是常见短缺种类。
比如医疗机构经常使用的、用于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药物,分别用于治疗偏头痛、用于治疗癫痫病的麦角胺咖啡因、苯巴比妥等,这类药品虽然数量不多,却可以满足八成左右患者的用药需求;小品种药品也是短缺的种类之一,有些小品种药品也可称孤儿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罕见病的药品。
三、价格低廉、疗效理想的药品出现断供日趋频繁。
“药品紧缺政府应该承担责任,对这些药品最起码应该予以保证、配备和组织生产。”干荣富表示,“政府必须要管,这是不能推诿的责任。对生产企业来说,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4月29日,国家卫计委发布《2016年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招标公告》,将9种药品通过招标选择生产企业,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供应定点生产品种。
包括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注射用放线菌素D、氯解磷定注射液、注射用促皮质素、地高辛口服溶液、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平阳霉素和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等9个药品。
●药价虚高纠纷法律咨询:
“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一点问题都没有。”在广西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一语惊人。据新华社报道,当前,一些抗生素新药、抗癌类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是不是“90%药品有50%的降价空间”还可以考证,但药价虚高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有两个数字可以佐证,一个是发达国家的药品费用占医疗总费用10%到20%,而我国占到了40%以上;二是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大陆同样的药品平均价格要高于香港和台湾。
药价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些药厂也是受害者。这就是韦飞燕愿意“自揭家丑”的原因。
长期以来,随着以药养医机制的固化,我国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链条,这个利益群体控制着药品包括耗材的流通环节和渠道。一方面我们药厂之间的竞争已经比较激烈,药品的出厂价比较接近合理水平,但是这个接近合理水平的出厂价,经过层层转手,到了医院和患者手里,就会涨上几倍甚至十几倍。这里面的差价,一部分进入医院和医生手里,一部分进入药品的流通环节,包括各个环节的流通商,以及一些承包医院的药房手里,其中不免出现各种各样的腐败。这也是公立医院改革难以推进和深化的症结。
最近,国务院出台了新的公立医院药品招标采购办法,要求直接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程监督。也就是说,政府直接面向生产企业招标,绕过层层流通环节,并且以一个省份的用药量,同企业进行谈判,以便合格的企业可以扩大规模,薄利多销,做到真正把药价压下来,同时还能够治理药品流通环节中各种灰色利益。期待两价挂钩能让药品真正回归到治病救人的工具而不是牟利的媒介,让医务人员真正回归到白衣天使的地位而不是卖药的商人。
当然,新的招标办法也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对于现在的这些医药代表和药品流通企业,要为他们找出路,让他们进入电子商务等规范的药品流通和采购平台,回归合理利润水平。
天穗律师网是一个律师在线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平台,你可免费向法律顾问寻求关于“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方面的法律咨询,也可通过找律师有偿解决关于“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方面的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