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穗律师网法律顾问表示,使用假币数额达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及以上,并且是明知是假币而是用,才构成犯罪,否则就只是一般的违法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使用假币罪的“数额较大”指假币总面额达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
20万买80万假币引争议,使用多少假币构成犯罪?
●非法持有、使用假币法律责任纠纷资讯回放:
想20万买80万假币,贪婪大妈想发笔不义之财反被骗。于是两名女子花了20万,买回来80万的假钞,但由于这些假钞根本花不出去,其中一名女子又向舒城警方报案。昨天,记者获悉,这两名女子因涉嫌购买假币罪,一名被取保候审,一名正被追逃。而对于卖假钞给她们的人,警方也在追逃中。
邵某某和唐某某是马鞍山人,两人今年都50多岁了,私下关系不错。上个月底,两人通过微信“附近的人”,与一个自称姓南的中年男子互加好友并见面,男子给了她们几张百元钞票,说是高仿人民币,保证能在市面上使用,两人一试果真顺利花出。“50万包装的12万,80万包装的要20万。”听到男子这样说,两人以为找到发财渠道,每人拿出10万买了80万假钞。
然而包装打开后却大失所望,只有首尾两张是高仿人民币,里面的假钞都特别劣质,看起来很像冥币,如同一堆废纸。4月11日,邵某某实在不甘10万元被骗报警,而唐某某担心自己购买假钞被警方追责,逃离了老家。
●非法持有、使用假币法律责任纠纷法律咨询: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使用假币如果是符合了构成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客体要件、客观方面、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则使用假币的行为会是构成犯罪。
(一)客体要件
客体应为国家的货币流通管理制度。
(二)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持有、使用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观要件
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自然人。
(四)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明知是假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不满五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以上是一篇“20万买80万假币引争议,使用多少假币构成犯罪”的法律资讯文章,你可以在网站内向我们的法律顾问进一步免费咨询:“20万买80万假币引争议,使用多少假币构成犯罪?”